close
這篇沒有問題學生,只有問題家長!
來自於安儀的筆下人生 

把現在問題家長的情況描述的很寫實
希望各位準爸爸準媽媽都能有健康的心態
不然心玫這個幼稚園老師老是要跟我倒垃圾的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老實說,我向來對「幼稚園」沒什麼太大的好感。
一群因為媽媽忙碌而沒辦法親自照顧的小孩,擠在一層公寓一樓狹小的空間裡,由幾個辛苦勞碌但並不怎麼有熱誠的老師們照顧著,小小年紀就要按照行程排隊上廁所、洗手、吃飯、睡午覺,公式化的唸著ABC、ㄅㄆㄇ、123….___這就是我對幼稚園的刻板印象。

我小時候,媽媽尚在上班,我一歲左右就被送到幼稚園,又因為是年底出生的,整整唸了六年的托兒所、幼稚園。那實在不是一個很愉快的經驗。我曾經發誓,我絕對不讓我的女兒重蹈覆轍。沒想到,
女兒在近三歲時,因為我懷了老二又忙於工作,婆婆同時間幫小姑照顧兒子,逼不得已,我只好帶著女兒去試讀托兒所。
初期因為新鮮感,女兒很愛上學,我心中暗自竊喜,可以鬆一口氣;沒想到好景不常,幾個月後,女兒竟開始不肯上學,著實讓我苦惱不已!於是,幾經考慮我決定放棄工作回家照顧小孩。我跟女兒在家混了兩年。在這段期間內,我選擇以家庭教育的形式,與其他五個家庭一起,共組「PLAY GROUP」,女兒和我都很滿意這樣的方式。今年,女兒近六歲了。在公園裡,她看到有小朋友穿著學校制服,覺得很新鮮。顯然,事隔三年,她已經忘了那段不太愉快的學校經驗。她問:「媽媽,我可以去上學嗎?」剛好,我聽說,我家附近新蓋了一所小學,附設的公幼還不錯。於是,找了一天,我帶著她參觀學校。
一進門,觸眼所及,是一棟四層樓,寬敞、新穎的建築。外面有大大的庭院、遊戲組,後面臨山,綠意盎然。透過玻璃門,看見小朋友們穿著室內鞋,在沒有牆壁與門隔開的開放式教室裡玩耍。幾個年輕的老師,坐在矮凳上與孩子們講話。女兒雙眼發亮,盯著小朋友們的腳:「媽媽,我也想要穿著鞋在屋子裡玩!」我心裡想的則是:「哇!好大的幼稚園!」
聽完小姬園長的簡介後,我對這所學校又增添了許多好感。她說,這個學校是以「班群教育」、主題式、角落式教學為主要幼教內容的幼稚園。「幼稚園重要的不是教導語言、注音,而是把孩子腦中掌管語言、聲音的區域,做充分的開啟!」我覺得這幾句話深得我心。孩子順利入學了。但是,頭一個星期,我還是每天心驚膽跳怕她回來跟我說她又不想去上學。沒想到,入學第一個星期六,女兒一大早爬起來梳洗完畢後,見我沒送她去上學,竟然噘嘴哭說:「為什麼妳今天不讓我去學校?」我簡直是哭笑不得,卻又心花怒放!一個最成功的學校,就是讓孩子每天都想去的學校!
第一個月,孩子回來跟我報告:媽媽,我們票選班名,我們班現在叫做「鯨魚班」。她跟我解釋:「本來是美人魚班,可是男生不喜歡,所以後來投票變成鯨魚班。」我很佩服老師想出這個點子,讓孩子學習什麼是民主,什麼是服從多數、卻又尊重少數。每天早上,孩子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落開始拼圖、畫畫、閱讀等等...。我很高興看到我女兒連續一個月幾乎都選擇同一個區域,卻也沒有老師干涉她的選擇。
公立幼稚園老師負責的業務很多,除了要上課,還要兼清潔打掃接電話,經常相當的忙碌,需要志工媽媽的幫忙。我認領了「晨間說故事」這一項。我再度高興的發現,每當我去說故事時,老師並沒有大聲強迫那些趴在地上玩得正起勁的男生,一定要來聽我說故事。
我也很喜歡學校老師每個星期給的功課:親子活動記錄、親子讀書報告。這是我們每週六、日的大事,我跟女兒一起剪貼、一起繪圖。因為幼稚教育的確不應該是老師單一的責任。在每天回家的「工作袋」裡,都有一些老師精心設計的小作業:月亮觀察報告、歌謠、畫月曆、猜謎等等。我女兒最喜歡謎語。她常常很得意的背誦謎題,考她的好朋友!而我,也忙著帶著孩子上頂樓看月亮、翻找關於鯨魚的書籍。
最近,女兒很興奮的告訴我,她們要把二樓做成海洋館!我真的很佩服老師們的熱誠!我認為,單一的「教」、被動的「學」,並非難事。困難的是,老師們願意花時間、精力,與孩子們討論夢想,並一起完成夢想!這在一般的幼稚園裡,真的不容易看到!畢竟,與其教導孩子學會ㄅㄆㄇ、ABC,不如教會他們如何運用方法,去學習、完成他們想要學習的事!只是,看得出來老師們因為人手不足,真的非常忙碌。我很高興,我為女兒選擇了一個健康自由的幼稚園,讓她可以在沒有壓力的學習下,成長發展。學校除了有優越的硬體環境,更有豐富的書籍、教具,更珍貴的,是擁有富有熱誠的園長及老師。
不過,這個我理想中的學校,似乎卻讓很多家長感到困惑。某天上午,我慣例去學校說故事時,園長看到我,似乎有些難言之隱,她希望我能夠參加一次特別召開的班務會議。原來,有的家長對於這樣的幼稚園教育方式很有疑問,因此園長特別召開班務會議向家長說明。

開完班務會議之後,我恍然大悟,難怪教育家要說:「沒有問題學生,只有問題家長!」現在的家長,真的是問題多多!

簡單歸類一下,我發現,家長送小孩上幼稚園的心態,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種:
 
第一種家長,,她希望孩子來學校,一定要「學到東西!」這種媽媽主張,幼稚園一定要教ㄅㄆㄇ、ABC、123、認字、寫字。學校的「主題式教學」,在她眼中,不算教學!不會寫自己的名字、認不得注音符號,這種幼稚園就是「沒有教東西」。

女兒的幼稚園,早上八點至九點的晨光時間,幼稚園採取角落教學,讓孩子們自己蓋章決定要到那個區域去玩。這類的媽媽質疑:沒有排課程,孩子要做什麼?乾脆不要讓孩子來「浪費時間」。

但這類家長沒有想到的是:孩子們的學習是否一定「由大人安排」?通常,習慣性把孩子的時間排的滿滿的家長,你觀察他的孩子,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,就是沒有大人安排的時候,他就茫茫然不知所措。「我要做什麼?我好無聊!」是這類孩子共同的口頭禪。還有一種現象,就是,習慣被人家灌進死資料的孩子,對於觀察新知及追求答案,都顯得非常的被動。我去讀故事時,這類孩子的表現最為明顯。當老師在問:「來看看蝴蝶有幾隻腳?」時,那些已經被告知蝴蝶有六隻腳的小孩,連看都懶得看一眼。只有那些沒有「被教過」的小孩,很有興趣的在那邊認真的數:1、2、3、4、5、6,「有六隻腳耶!」
<!--[if !supportLineBreakNewLine]-->
<!--[endif]-->
這到底是孩子的問題、老師的問題、還是家長的問題?

我曾經看過一篇教育專家為文表示,現代的孩子整天行程被排得太過緊密,以致於失去了創造力與想像力。事實上,孩子每天應當要有一段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,讓他自己遊玩!因為,那是他創造力與想像力最勃發的時間!

以我自身的經驗,我三歲兒子一個人玩的時候,他會拿著幾隻動物生動的模仿媽媽、爸爸等角色,敘述一段完整的劇情,或是專心的玩積木,做出很不錯的造型。我女兒在一個人的時候,會畫畫、翻書,給她一些簡單的材料,她可以自己玩很久!歷史上,愛迪生研究東西,也並非上課時老師教出來的;牛頓的地心引力,也是在獨處時發想的。很多偉大的創作,都是在完全獨處時發展。

第二種家長,則是將幼稚園的老師,當成替代他照顧幼兒的專屬保姆。

這類的家長會抱怨:「我女兒的杯子,一整個禮拜都沒有洗,很髒。」「小孩的櫃子很髒,老師都沒有整理。」「小孩早上來,椅子都還沒有搬好、就定位!」「中午吃飯,小孩都沒有吃飽!」

其實,公幼的孩子一定要滿五足歲才能就讀大班,這類年齡的孩子,除非有特殊狀況,絕對可以明確的表現肚子餓、想喝水,上廁所等等生理需求。為什麼媽媽不能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:想吃、還是想玩?兩個老師要照顧三十個孩子,本來就不可能一一去知道他吃了多少,或是強迫他吃完,只能站在一個輔導立場,簡單要求孩子把碗裡的東西吃掉,或是在孩子飯碗裡添固定的份量。

我們當母親的,本來就應該教導孩子,在該吃飯的時間好好的吃完,時間過了,大家不會等你慢慢吃。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整理,杯子髒了可以帶回家來,或是自己清洗。看到老師在忙,可以主動幫忙,比如說把椅子搬開來、放好...等等。看到比較小的孩子時,要多幫忙小朋友...,怎麼反而責怪老師,沒有「幫」孩子做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呢?

最後一種家長更自私了!他覺得自己付錢來上學,老師就該為他服務。接孩子,稍久等一下就大發雷霆;或是不考慮老師的上班時間,晚接、早送,還覺得理所當然!另外,不考慮老師的人力配置,每天都要求詳細的書面報告,要老師跟每天書寫小孩在學校做了什麼?更甚者,孩子在家不聽話,還責怪學校教壞了他的孩子!

他怎麼沒有想到,孩子逐漸長大,除了模仿同儕,也會模仿大人、電視,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,叛逆心也隨之出現,怎麼能將罪過全都推在老師頭上?幼稚教育是家長與老師的相互配合,重點還是在家長身上,並非老師一人的責任。

依我的看法,讓孩子上幼稚園,有幾個目的:第一,讓孩子開始學習同儕相處的人際關係,進而學習社會化。第二,讓她接觸媽媽以外的固定成人__老師。第三,讓她開始學習家中學不到的生活禮儀以及生活常識。第四,讓她開始學習短暫離開媽媽而獨立處理自己的日常生活。

孩子是父母的鏡子,家長什麼模樣,孩子就是什麼模樣!不少家怪孩子壞習慣很多,其實大人不也有同樣的症頭?只是大人不願意承認自己自私、嚼舌、嫉妒、無禮、冷漠、沒有同理心.而孩子,只是誠實的反映了他所看到的行為罷了!難怪園長在與我聊天時感嘆:「沒有問題學生,只有問題家長!」啊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y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